第1138章 “南朝”出兵!青登与绪方的道别。
桂小五郎的喊声清晰地传入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霎那间,室内外的温度开始升高。
激动、紧张、亢奋……难以抑制的诸样情感流溢在空气中。
长达半年多的备战,为的就是这一天的出兵!
对长州人而言,此次与橘青登的决战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含义。
自“八月十八日政变”以来,他们蒙受了太多屈辱。
屡战屡败,一败再败……一度被逼进“藩灭国亡”的绝境。
害他们沦落至此等境地的人,正是那个可恶的橘青登!
每一回都是他挡在他们面前……
每一回都是他害他们大败亏输!功亏一篑!
多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得以在今日向橘青登挥出复仇之剑!
一念至此,现场部分人的神情更显激动,不自觉地捏紧拳头,恨不得现在就动身赶往京畿,与橘青登大战一场!
桂小五郎适时地停顿片刻,待现场众人的情绪稍稍平复后,重又喊道:
他的战前演说十分简短,但格外有力。
“大义在西军!”
“向世间彰显吾等的大义!”
“去夺回本属于我们的公道!”
下一刻,便听“噌”的一声,桂小五郎猛地拔出腰间的妖刀·村正,刀尖指天。
“与橘贼决一死战!”
下一刻,震天的吼叫几近掀飞天花板。
……
……
在这一天,相似的场面发生在萨摩、土佐、肥前等其余地方。
……
……
萨摩,鹿儿岛城——
全副武装的火枪手们扛着铮亮的火枪,排着整齐的队列,踩着扎实有力的步伐,向町外开去。
目的地:京畿!
目标:橘青登的项上首级与“北朝”的全部领地!
西乡吉之助骑在高头大马上,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徐徐行进的大军。
……
……
土佐藩,高知城——
后藤象二郎高举右拳:
“欸——!欸——!”
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其面前的一众将兵齐声高喊:
“噢噢噢噢噢噢噢——!”
……
……
肥前藩,佐贺城(肥前藩的藩厅)——
出产自肥前军工厂的一门门崭新火炮,被一匹匹驮马拉拽着,运往东方的战场。
……
……
福井藩,福井城(“北幕府”的根据地)——
绣有“三叶葵”的军旗迎风飘扬,规模可观的“幕军”排列成数条长龙。
自封为“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的德川庆喜御驾亲征,被无数精兵簇拥着,保护着,随同大军向京畿进发。
……
……
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南朝”出兵时,“北朝”随之展开大规模行动!
宛如一架构造复杂的精密机器,一个齿轮带动十个齿轮,十个齿轮带动一百个齿轮,最终整架机器发出响亮的轰鸣!
率先展开行动的,正是潜伏在“南朝”各地的探子们。
这一天,“南朝”各地的不少士民惊讶地发现:他们身边有许多人突然“消失”了。
此前一直在街头游荡的那位浪人不见了。
那位在居酒屋做工,笑容很灿烂,很讨人喜欢的年轻手代不见了。
那位每天都在勤奋叫卖的小贩不见了。
在“南朝”执行潜伏任务的九番队队士们纷纷褪去伪装,赶回大津。
与此同时,大盐党的“情报网”一并发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传送“‘南朝’出兵”的相关信息。
如此,一条条情报变作一道道“信息流”,汇总向大津,出现在青登的桌案上。
当青登于办公间内阅览这一份份情报时,神情格外平静。
因为是一早就预料到的事情,所以没什么好惊讶的。
在将这些情报尽数阅尽后,他以无悲无喜的口吻轻声呢喃:
“来了吗……”
……
……
“南朝”的大军正朝京畿扑来——此则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快传遍“北朝”各地。
霎那间,新选组的各大屯所的空气被紧绷的氛围所支配。
以土方岁三为首的各级将官悉数到岗,静候指令。
镇守北近江的会津军亦于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
根据“南朝”诸军的动向,他们应该是想先于长州藩内集结,再携山崩之势向东攻来!
青登以最快速度下达各条指令——
传习队停止训练,向西增援!
会津军阻截“北幕军”!
新选组进驻鸟羽、伏见二地,于此布下防线以迎击“南军”!
从京都到大津,从大坂到奈良,身披浅葱色羽织的无数队士正各司其职!
或是搬运辎重,或是检查装备,或是迅速整队,准备向统一的地点——鸟羽、伏见——进军!
一支支部队开上大街,在士民们的夹道目送下奔赴战场。
全副武装的大军在调动……此等光景,给人以强烈的“战争降临”的实感!
从去年年末起,京畿的广大士民就因收到“开战在即”的风声,而陆陆续续地撤走。
然而,眼下仍有许多人仿佛直到今日才想起“南北朝相互敌对”一样,急匆匆地收拾行李、细软,拖家带口地逃往乡下。
这些士民的慌忙奔逃,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选组带去不小的麻烦。
抬眼望去,逃难的人群堵塞街道,几乎没留下半点空隙。
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在战争已启,军队正忙着调动的这个节骨眼里成群结队地逃难……虽令人无奈,但究其缘故并不复杂。
居住在城町的百姓们要么是工匠、商贩,要么就是第三行业的从业者。
这些工作皆根植于城町,有了城町才会有这些工作。
换言之,一旦离开城町,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将断了收入。
江户时代的腐朽黑暗与低下的生产力,注定了百姓们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大多是手停口停。
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可能离开赖以为生的城町的。
因为京都和大津是前线,所以就数这两地的士民们逃得最多。
愿意留在这两地的士民,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没法离开的人。
对青登而言,能走的平民们都撤走,反倒是一件好事。
天知道此仗会打到何等规模。
在京都、大津爆发激烈巷战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最大程度地“清空”这两座城町,就能放开手脚地大闹一场了!
为此,青登特地派遣部分人手以协助百姓们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再三考量后,青登在“清空”京都、大津的同时,也决定“清空”橘邸。
……
……
秦津藩,大津,橘邸——
“桐生老板,拜托你了。”
青登郑重地这般说道。
桐生老板还以令人安心的笑容:
“尽管交给我吧。有我护送,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的。”
说罢,桐生老板特地拍响腰间的佩刀。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桐生老板在与山田浅右卫门克己决斗时留下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如今的他,风采依旧。
青登决定让橘邸的所有非战斗人员都撤至大坂。
家人们是青登唯一的软肋……即使是按“藏起软肋,好让青登全力战斗”的功利角度来计论,青登也有十二万分的理由让家人们都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