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81,宏愿
“给约阿尼纳那边发去消息吧,让他们多往这边送点艺术品过来……越古老、越完整的越好。拜占庭的不要。”
“是。”对于特蕾莎的随口命令,安博汀立刻就点头然后记了下来。
不过,她虽然有了公主头衔,但是并没有任何实际官方职位,所以在流程上,她只能以特蕾莎身边亲信的身份,把特蕾莎的要求转达给宫廷的官方机构,然后再把消息传递到约阿尼纳那边去,进而落实下去。
约阿尼纳占有的不过只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隅之地而已,但是有了特蕾莎的“口谕”,当地的法国官员,为了讨好她肯定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周边的文物肯定也在这些官员的搜罗范围当中。
而新生的希腊王国,正好也是艾格隆夫妇扶植起来的,那位来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年轻的奥托国王,肯定也非常非常有动力来讨好皇帝夫妇,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可想而知,这道命令传递过去之后,整个半岛都会忙活起来,为博皇后陛下一笑无所不用其极,更不知道期间有多少古迹会因此受害。
特蕾莎难道真的想不到其中的代价吗?她难道真的不知道“权力的小小任性”一旦被放纵到下面,会因为过度执行而造成什么后果吗?
她知道,可是她并不在乎这些。
对于具体的个人,她不介意表现出应有的礼貌和仁慈;但是,作为皇族公主,作为一国皇后,指望她在乎抽象的“集体”,或者说某个国家,那确实有点想得太多了。
而且,经过和丈夫的几番争吵之后,逐渐放开的特蕾莎,也不再如同过去那样谦恭谨慎,她现在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了。
这个皇后已经当得这么憋屈了,如果还不能任性一把,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当然,放纵自己一点,并不代表真的就完全肆意妄为,特蕾莎知道“度”在哪里,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败坏波拿巴皇室的声誉,断送丈夫和儿子的江山。
在安博汀的陪同下,特蕾莎畅游了卢浮宫,在艺术品的海洋当中,享受了惬意私人时光,她的精神也变得平静了许多。
她也没有急着返回枫丹白露宫廷,而是继续在卢浮宫的庭院空地当中休息。
放眼望去,在远处,行人如织,马车川流不息,一切虽然杂乱但隐隐间又有秩序,这种繁忙景象,倒也颇有一番“太平盛世”的雏形了。
这种太平,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呢?
这个特蕾莎可不敢打包票,毕竟,巴黎可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他们夫妇自己都是靠巴黎的暴乱才登上皇位的,谁知道下一次动乱又会出现在什么时候,谁又知道他们夫妇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也许就在明年,甚至明天也说不定吧……
一想到这里,特蕾莎的心中,不可避免地又涌起了些许危机感。
也许她当初缔结婚约的时候,没有奢望过成为皇后,但是既然上来了,她也只能为保护皇冠而战,总不能让儿子当个可怜的流亡者,又一次重复父辈的悲惨生涯吧。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所作为。
既要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富足,也要留下足够令人印象深刻的看得见的“业绩”才行。
她的丈夫,把推动全国的铁路网当成了这种看得见的业绩,而她,作为皇帝最亲近的人,也作为权力的第二号核心,则把规划中的世界博览会,当成了自己的业绩。
法国人是天生爱慕虚荣的,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珍奇物品,都纷纷涌到巴黎城内展览,供巴黎人赏玩;同时,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又以艳羡的眼神打量巴黎的一切,并且把巴黎当成他们的梦想之都……那将会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呢?
完成了这一项空前业绩之后,法国人又该怎样看待自己这位幕后主导人呢?那时候再也没有人会把她当成外国人看待了吧。
光是想象,特蕾莎就觉得心潮澎湃。
这个世界博览会必须要办起来,而且要办得足够隆重,富丽堂皇,这样才能体现波拿巴皇朝的气魄和实力。
作为预定中的会场,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的联合扩建工程,只是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围绕着会场周围的街区,也应该予以整修。
特蕾莎又张望着,打量了周围的街区一眼。
街道狭窄逼仄,地面由卵石铺成因而凹凸不平,虽然很多地方已经装上了新式的煤油路灯,但是仍旧路况不佳,许多地方甚至还沾满了泥泞。再放眼望去,远处的塞纳河的河道也需要整修,许多地方还需要建造或者翻修桥梁……
再考虑远一点的话,巴黎自身的交通运输能力,也同样堪忧。
现在,巴黎市郊已经兴建起了一座大型火车站——奥斯特里茨车站,巴黎-枫丹白露的皇室专列以及第一条民营线路巴黎-奥尔良线,都已经稳定通车,甚至环绕巴黎城的城际铁路,也都已经在相关人士的讨论范围内。
然而,要开进到寸土寸金的巴黎市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巴黎的市区依旧小巷密布,杂乱无章,许多地方污水横流,甚至和上上个世纪相比都没有多大变化。
现在这样的环境,显然无法应对预想中的“万国游客”的。
那要怎么解决呢?
出于时代的局限性,“地下铁道”是难以想象的工程,特蕾莎自然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