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住我也跟着。”张泽天可不认为杨毅是闲住,政研室固然不是什么权力部门,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最关键的是杨毅的年龄,杨毅还年轻,政研室肯定只是个过渡。杨毅这次调到省里,将来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呆上一段时间转任诸如副市长之类的职务,要么呆上两年直接提正厅。张泽天虽然不清楚杨毅的背景到底在哪,但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
“杨书记去政研室肯定是过渡吧?不少字”这时候一边站着的李玉兰开口了,张泽天就是不会说话,什么叫闲住也跟着。杨毅这明明不是闲住了,他说的好像真是明升暗降一样,口气也不对。
呵呵,杨毅笑了笑,也没否认,他肯定不会长期呆在政研室的,估计从中央党校回来就得换地方了,不过这话现在也不用跟他们说。
“你去做饭,张宁也去厨房帮忙。”张泽天转头看了李玉兰一眼,她在这戳着干吗,男人之间的谈话哪有她们插嘴的份。
“饭差不多好了,我去厨房看看。”要是平时张泽天这么跟她说话,李玉兰非得跟他急,不过有外人在场,李玉兰肯定是要顾及张泽天的面子的。张泽天这么说,李玉兰就笑着应声了,给张宁使了个眼色就进了厨房。
“书记,您这五一一过就要走了吧?不少字”杨毅现在答应到家里吃饭,那肯定是快要走了,张泽天估摸着,这五一一过,杨毅的任命就要下来了。
“嗯,你的任命也马上就下来了。”杨毅点了点头,也就是这半个月的事,张泽天调省公安厅的事现在已经在办了,这张泽天也是知道的。
“在青河呆了一辈子,这就要走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张泽天说的可是大实话,他在青河干了一辈子警察,对青河也有感情了。
回想这二十年的经历,张泽天年轻的时候还想着到外边去闯一闯,也做过飞黄腾达的梦,可后来渐渐就现实了,上面没人,他一个小警察,根本出不去,所以也不想了。没想到仅仅一年,他的命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年多前,杨毅来到青河,从那时候起,张泽天就再也不是受人排挤的小警察了,成了炙手可热的杨毅心腹干将。一年之内,张泽天几乎完成了前二十年都没有做到的大跨越,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别说你在青河呆了一辈子,我在青河才不过一年多,我都舍不得离开啊。”杨毅接着张泽天的话说,他工作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只有在青河的这一年多才是他真正成长的一年,之前在京城那就是瞎胡闹,没见过世面。
一年来,杨毅在青河干了不少事,也学会了很多。杨毅对青河是有感情的,可他却没法留下来,青河的天太小了,没有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他身上担负的责任也注定了他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
“书记刚来青河的时候,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现在这一走,留下的可是青河的美好明天啊,青河百姓会感念书记的恩德的。”一直默默坐着没有说话的陈林这时候插了一句。
一年多的时间,既短暂又漫长。说他短暂,从时间上讲,不过是一年,说他漫长,这一年多,杨毅在青河干了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干不了事,时间虽短,杨毅已经给青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老百姓感念不感念这要靠时间来检验,当官的对我没什么好印象那是一定的啊。”杨毅摆了摆手,在青河一年,在他手上落马的官员也比之前几年都多。而且因为杨毅的严格要求,无形中断绝了不少官员的仕进之路。对于这一点,杨毅是心知肚明,他问心无愧,不闹闹控制住官场,青河的经济就无法推倒重来。
“只要是有良知的官员都会记得书记您对青河的贡献。”陈林稍稍沉默了一会,他也不得不承认杨毅说得没错,他在青河雷厉风行,肯定是得罪了不少官员的。杨毅在台上,他们不敢稍有动作,杨毅这一走,他们当然不会念杨毅的好。
对于陈林的话杨毅也只能付之一笑,有良知?什么叫有良知?真正把良知当信条的人在官场上是混不开的,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谁能出淤泥而不染?不要说别人,就是杨毅自己,如果说一心为了老百姓,不藏一点私心,杨毅自认也是做不到的。
“但求无愧于心吧。”张泽天也沉默了一会,说出了一句话,对于得罪人这一点,他和杨毅是感同身受的。
张泽天想的是,杨毅在青河固然是得罪了不少人,但他给青河百姓办了实事、好事,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同样的话张泽天也是说给自己听的,自己的毛病自己清楚,但这一年来跟着杨毅做了这么多事,他无愧于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