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周公旦(姬旦)在听说这个消息后,显得非常生气:“这简直是不把我们西岐放在眼里,他明知道我们会起兵,却敢在这个时候派大军征讨东夷蛮荒,我们此时应该把握机会,趁机直捣空虚的朝歌!”
姜子牙却苦口婆心的劝阻了起来:“不不不,武王殿下息怒,此时我们国力还太过弱小,此时我们需要做的:一是鼓励耕种,发展农业,囤积战争所需要消耗的大量粮食;二是要趁机攻伐吞并周围的小诸侯国,壮大自己、掠夺资源;三是和远处攻打不到,或者是比较大的诸侯国们进行交涉和联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商朝相抗衡。”
“丞相所言极是,我们现在的实力确实远远无法和商朝相抗衡,就按丞相之做法,我们才有机会。”散宜生立刻表示赞同。“但是等到那时候,帝辛早就东征东夷回来了,我们不乘现在攻其不备,难道还要等到他们清楚了后患之后再和我们正面交战?”南宫适急道。
姬旦听到姜子牙的话之后就恢复了情绪,竟然又支持起姜子牙来:“嗯,姜丞相所言有理,刚刚是我冲动了!凭我们现在的实力完全不是商朝的对手。”
姬发听完众人发言后,果断的选择听取姜子牙的意见:“就按相父所说的办吧,我们一旦袭击朝歌,帝辛随时可以回师,没有了微子在内部的帮助,我们是没有办法迅速突破五关的,届时帝辛班师回朝,我们不是瞎折腾了吗?”
姜子牙借口:“我看帝辛不先出手对付我们恐怕是师出无名,而如果我们先袭击朝歌的话,乃是叛逆,恐怕难以得到诸侯们的响应和支持,到时侯帝辛回朝我们就危险了!不若乘此机会,壮大自己。”
众臣见姬发已经决策且子牙之言并无不妥,也都心悦诚服。
于是西周和殷商同时开始为最后决战做准备,不同的是,商朝是消耗,西岐是积累,那么,决胜的关键,就看帝辛东夷一战究竟消耗多少人马国力了!
作者的话:
这里不是现实世界,东夷人是古印欧人是我合理的猜测,不必纠结。不过凡是和正史挂钩的,我都是研究过的,应该是大差不差的,你们应该能看出来那些是真实的历史的吧?(我应该都有说明了)如果不准的话,可以讨论、可以吐槽,但是不要黑我哦。至于有些说法是共同存在的,并不能证明哪个才是真的,这一类就更没必要和我纠结了吧!还有,注意我的措辞, 比如我说“据说”的时候,这本就是不确定的,也没必要纠结什么的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