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那个地主有些无奈:“赶紧出牌,我就只有两张牌了, 什么顺子,连带之类我都不要。”说完, 又接过刚才那个话题,“水木大学教授不是搞研究的嘛, 怎么登上春晚了,难道,水木大学教授也跑去唱歌跳舞。”
“汗, 这什么跟什么呀。”
对面的“农民”有些无语, 不知道怎么解释,快速出牌, 哈哈,赢了。
“好了,好了,这一局不打了,先看春晚。”
“你妹,赢了就不玩了,这怎么行。”
“放心,今天跟你决战到天亮,这个节目我可是期待了好久。再说,就快0点新年了,看看春晚迎接新年的仪式也是好的。”
“那行,就看看吧。”
……
“阿华,你儿子真是好命呀,今年竟然上了春晚。”
“什么好命,全托了黄教授的福呀。要不是黄教授是细车村小学毕业的,就我那小子的命,哪还能上春晚。”
“也是,我们大细车可是几百年没出过这么大的一位人物了,几十年前那位瞎老头还说,我们这里一定会出一个厉害的人,大家都说他吹牛,还说他骗子。没想到,几十年过去,还真被他言中了。可惜,那个瞎老头却不在了。对了,阿华, 你说你儿子表演的是什么节目?”
“诗歌朗读呀。”
“不是,我是说朗读的是什么诗歌呀。”
“这我哪知道。”
阿华摇摇头:“小屁孩半个月前就被接去了燕京, 他们排练的事儿我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再说, 这种节目肯定是国家机密,我就是他老子,也打听不到。”
“说的也是。”
边上坐着的邻居点点头,却是一脸的羡慕。过了一会,屋子里突然一片沸腾起来,男女老少脸上一片欢腾,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开始了,开始了。”
……
不过,相对于一些人的期待。
很多人对于什么诗歌朗读的节目却并不感兴趣。
“那什么诗歌朗读,赶紧过去,0点之后我们还要睡觉呀。”
“是呀,妹的,那个节目竟然还说有10分钟,真不知道那个导演是怎么安排的,有这么多时间,完全可以再给我们演一个小品了。”
“就是,春晚除了小品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反正这一届已经是最烂的一届春晚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还一群小朋友来朗读,创意看起来还行,但就不知道朗读的怎么样。”
全华国十几亿人。黄一凡虽然有些名气,但到底不是娱乐明星,更不是什么太过于知名的人物。相反,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其实他们都比较默默无闻。稍微了解的或许知道这位作家的笔名,而很多不是这个圈子的,平时也不怎么看书的,那就完全不知道什么作家不作家了。
黄一凡最近几年虽然名气大涨,但再怎么涨也没有涨到全国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