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抚摸着胡须,
这老骑士正是被流放到夏国的公羊寿。
傅清平静的说道:
公羊寿瞥了他一眼
傅清有不少的外号,其中这个六县令的名声就很响亮。
有这样的名声,是因为傅清连着做了六次县令,在唐国担任县长,做的不错,迁了县令,县因为规模不同,故而县官的俸禄也不同,有五百石的县长,也有千石的县令,傅清第二次就是做了大县的县令,同样做的不错,本来该升到庙堂,或者郡国的,结果有人压着他不许他升迁,结果第三次还是担任县令...第四次又是县令,第五次还是县令..连着在六个县担任县令,而且调动很大,一会在唐国,一会儿在燕...
这都不是打压了,这简直就是扼杀...大汉开国
以来,还不曾听说过政绩很好还总是原地踏步,做的越好给的县越烂的事情...要不是当时的周昌看不
下去了,这位估计还得继续去更烂的县城里担任县令。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能力是突飞猛进,政绩开始越来越变态,第六次担任县令的时候,当地郡守都来找他询问治理地方的办法了....后来被升迁后,他也是被以各种理由打压,屡次下放到最危险最恶劣的地方担任官职,打过仗,出过使,运过粮,收过税,修过城,挖过河,养过马...也就是傅清的性格刚强,否则早就在磨砺中被折断了。
公羊寿长叹了一声,
傅清摇着头,
傅清朝着他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点起了篝火,众人吃起了烤肉,公羊寿大快朵颐,吃的很饱,随即,他却抚摸着那肚子,感慨道:
这番话,像是特意给傅清说的。傅清还是没有搭茬。
公羊寿忍不住开口说道:
傅清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公羊寿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傅清自言自语着。
自从匈奴离开草原后,当初被匈奴所统治的部族就开始变得四分五裂,整个草原都变成了碎片,当初匈奴人想方设法的将诸多杂胡变成统一的匈奴人,结果匈奴撤走后,这些失去了身份认同的部族,就开始以部族为名,变得更加分散了这个安卢部,就是匈奴遗留的一支,不过,他们跟其他人不同,据说是真的匈奴人,是过去匈奴右贤王的一支,还以匈奴王族为姓。
当然,他们肯定不是匈
奴王族,匈奴王族在唐国,当初投降后就被安置到了唐国,跟月氏人混在一起。
过去傅清曾去拜访他们,送上礼物,也得到了对方的回礼,他们也答应臣服,可是傅清离开后,他们又后悔,派人告诉傅清,能否再送点礼物。他们的部族距离夏氏城并不远,傅清在第三天的傍晚到达了他们的部族。
看到傅清到来,当地的那些骑士都很高兴,显然,他们都是认识傅清的,他们急忙禀告,很快,一个矮小却结实的胡人就笑呵呵的出来迎接,此人便是安卢,以部族名为为。
那人笑着来为傅清牵着马,傅清急忙下了马,也是笑着与他拜见,气氛有些意想不到的融洽,那人带着傅清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很快,就有人带上了美酒和肉,还有舞女来助兴。
傅清和安卢坐在了上位的位置上,把手言欢。公羊寿不悦的坐在一旁,眼里满是鄙夷。
安卢部不算大部族,有三万余人,能拉出去打仗的也不到一万人。
吃饱喝足,傅清直入主题。
安卢说着示威似的指了指麾下的众人。
宴席内还坐着四十余人,此刻都是盯着傅清。傅清摇着头,安卢还是保持着笑容,
那一刻,安卢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还想继续说话,只是喉咙处忽然传来剧痛,他呆愣的看着面前的傅清,傅清不知何时拔出了利剑,剑身还有血迹,他的喉咙瞬间被撕开,血液喷射而出,安卢想要捂住喉咙,却只是白费,浑身的力气瞬间消逝,他无力的倒下,这变故使得众人顿时惊呆了,公羊寿猛地将嘴里的酒喷了出来,下意识的拔出了佩剑。
傅清说着,随即看向了面前的众人。
这些胡将此刻都惊呆了,过了好久,才意识到自家酋长被直接杀死,他们愤怒的拔出了剑,一旁的人猛地冲来,傅清的剑极快,一个闪烁,那人也被割了喉,直接倒地。
那一刻,胡人惊疑不定的看着他,却没有一个敢妄动的。
傅清这才不慌不忙的割掉了安卢的首级,领着那三位骑士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营帐,在数万人的营地力,在数十个胡将的注释下,骑上了马,一点都不慌,缓缓离去。
公羊寿早已是目瞪口呆。
公羊寿大惊,迟疑了一下,猛地举起了长剑,就要切自己的耳朵,可傅清却更快,出手直接打落了他的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