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
听程咬金说今晚加冠之人是李神通,萧寒顿时满脸惊讶:“他今年才几岁?能有十七八岁?不是说二十而冠么?”
“二十而冠?”
不料,等萧寒说完,程咬金速却跟看怪物一样,盯着他看了半天,这才说道:“那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现在谁还等到二十才行冠礼?结不结婚了?生不生孩子了?香火还要不要了?再说了,你几岁行的冠礼?”
“我?我两辈子加起来,肯定不止二十!”萧寒张了张嘴,在心中腹诽了一句,但这些话,他终究没说出口去。
不过,想想也是!
在周礼一书中,这个所谓的冠礼,本身就是一个男子的成年礼仪。
它代表着一个男子由”孩童”,正式进入”成人”的阶段,从此获得婚娶、参政等社会权利,并且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也就是说,只有行过冠礼,才算是一个成人,才能结婚生子!
像是这些年来,官府大肆鼓励生育,很多人十六七岁,就被父母催着结婚生子。
要是让这些人硬生生的等到二十再结婚,别说官府了,就连双方父母,也难能同意!
想到了这些,萧寒心中了然,开始继续当起了他的看客。
话说,在秦汉之时,冠礼还是很隆重的一个礼仪。
尤其是像李靖这样的权势之家,往往需要准备数月才能举行,期间斋戒沐浴等等流程,繁琐的都能把人逼疯!
不过,在隋朝以后,这份礼仪就要简化很多,基本上,只需亲朋好友来做个见证,就算是完成了。
像是萧寒,就是在朝堂上戴了一顶紫金冠,稀里糊涂的就做完了冠礼。
但此时,李神通的冠礼,却明显不像萧寒那般的随意。
就见李靖在谢过众多宾朋后,又特意请大臣王珪,作为此次李神通的正冠人。
而接下来的整个流程,也是沿袭了周礼。
作为正冠人的王珪,在众人的见证下,接连为李神通三次加冠,分别用了缁布冠,皮弁,爵弁,并且每一次加冠,都要勉励半天,才算结束。
“不懂了吧?”
就在萧寒看的津津有味之际,刘弘基卖弄的声音却从他耳边传了过来:
“这是三冠礼!先加缁布冠,象征不忘本初。再加皮弁,象征可以从军作战,三加爵弁,代表他从此以后,拥有祭祀权!另外,像是诸侯冠礼,就是四加!天子冠礼,则有五加!”
“哦?”萧寒听得新奇,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四加和五加,都是啥头冠?”
“呃…这个……”
刘弘基可能没想到萧寒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他卖弄学识时,压根也没背到这里,此时被萧寒问的是张口结舌,半天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四加是玄冕,为诸侯冠!天子四加之后,还再加衮冕”。
关键时刻,还是同桌的唐俭开口,算起给刘弘基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