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民众普遍是不具备证伪的能力的,更何况这年头的媒体还残存着一种叫做“公信力”的稀缺属性,他们就利用这一点点信任感兴风作浪。
报纸发行之后,看到新闻报道的那些中海市民,出离愤怒了。
他们觉得,价值将近两亿的土地,六千万就卖掉了,这分明是侵吞国有资产,是对人民的犯罪。
不少人都义愤填膺,给官方写举报信,要求彻查此事,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利益输送之类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关部门每天到办公室,面对的就是一箱一箱的举报信,内容大同小异,看得他们焦头烂额。
中海毕竟是直辖市,而且又是上亿的大桉子,很快就引起了上面的注意,甚至还有人放出风声,说上面要派出调查组,到中海来调查这个事情。
出动了京城来的调查组,这可不是小事情。徐文涛赶紧过来找陆逸明,要跟他说明这个事情。
两人见面的时候,看到徐文涛一脸憔悴的样子,陆逸明忍不住调侃道:“徐秘书,看来你这几天睡得不太好啊,这黑眼圈这么重,要好好睡一觉才行。”
徐文涛吐槽说:“得了吧,我没失眠就已经不错了,还睡一觉,我哪有那个时间?我今天过来找你,是想跟你说拿地的事情。现在外面都在说我们里应外合,侵吞国有资产,我都被骂了。”
按照政府甩锅的一般流程,出了这样的事情,先甩锅肯定是没错的。经过层层互甩,这一口大锅现在就背在徐文涛的身上。毕竟土地报批的手续,过了他的手,而且也是由他来跟陆逸明联络。
陆逸明看到徐文涛这幅惨样,也是长吁了一口气。他说:“放心吧徐秘书,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对付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真相进行反击。”
徐文涛无奈地说:“这种话说说就得了,我们过手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没用啊。陆总,我在这里就跟你交个底吧。这个事情要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我可能这屁股就要挪一挪了。”
陆逸明有些诧异,说:“啊?这么严重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