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初时远,渐渐近了,最后到达了城门附近。之后唐军士卒们能感受到脚下的土地在微微地颤抖。有经验的老兵已知道,那是马蹄踏在地面上的声音。 “骑兵来了?”</p>
“哈,骑兵来守城,乖乖·....”</p>
此时,后方忽然传来了鸣金之声。</p>
负责攻打文明门的唐军主将孔仙已挥动将旗,下令收兵。</p>
“收兵!”</p>
一个个唐军士卒连忙转身就走。</p>
见此情形,城楼上马上有元军吹响了哨,于是久攻不下的文明门忽然 “嘭”地被打开,有骑兵跃马而出。</p>
这骑兵才出城门立即提高了马速向南面追赶,显得无比自由。</p>
草原的勇士并不喜欢困守城池。 “杀啊!”</p>
弓箭被举高,一支箭矢射出,正中一名唐军的腿弯。其后,更多的箭矢泼洒而来,如蝗虫过境。</p>
这才是蒙古骑兵擅长的战术,他们享受着这种追杀。 “轰!”</p>
突然,迎面有炮弹砸了过来,将冲在最前的几名骑兵砸碎。</p>
后面的骑兵出现了慌乱,但这次却没有太多的马匹受惊,因为每匹战马的耳朵都被塞住了。</p>
“绕过去,杀了他们!”元将大喝着,驱赶着士卒。炮火再响,不断地击穿他们的血肉之躯,带给他们恐惧,逼着他们减缓速度。</p>
“哞!”城中的号角声催促,逼着他们迎着火炮冲上去。</p>
很快又倒下了数十人、数百人,但在数十万人的战场上实在不算什么。</p>
当号角吹到最高声时,一杆九游白纛已出现在了城头。元军骑兵们的速度也提了起来,终于开始向唐军冲锋。唐军还在退,迅速抛弃了阵地,退过了壕沟。</p>
元军骑兵冲上前,抢占了火炮、望楼,以及各种攻城器械,欢呼了起来。</p>
“百夫长,还追吗?!” “追!”</p>
于是他们继续向南涌去,而从西面、东面,更多的元军骑兵也赶来渐渐汇成一条汹涌的黑色大江。</p>
九游白纛缓缓出了文明门,忽必烈策马行在军中,身披白色披风,穿金色盔甲。</p>
他不断往前,命令骑兵们继续追杀、歼灭唐军步卒。而他则不急不徐地跟在后面,马蹄每往前走一步都踏在尸体边或血迹上。</p>
仿佛双方士卒们就是在为忽必烈铺设一条鲜红的前进的道路。</p>
就这样一直走了一个多时辰,已数不清这一路上有多少人失去了性命。</p>
忽然,忽必烈停了下来。</p>
“大汗!唐军援军到了·····是李瑕。”</p>
忽必烈并不诧异,平静地等待着士卒们搭起一个不算高的望车,登上去一看,便见到了李瑕的龙旗。</p>
~-</p>
九游白纛渐渐近了,最后竖在</p>
了元军阵中,与那杆龙旗对峙着。</p>
风雪愈大。</p>
“忽必烈还是出城了。”</p>
张柔放下望筒,略有些失望。</p>
他是更希望忽必烈据城而守下去,这样的话,打攻城战未必不会比打野战更有利。</p>
现在这情形则是忽必烈的选择,守城与野战他更喜欢野战。</p>
而李瑕预料到了。</p>
“也就是忽必烈,换作辽天祚帝,宋徽、钦二宗,金袁宗,哪个到了敌兵攻到都城时还敢出城迎战的?”</p>
张柔道: “天下人也受够了辽天祚帝,宋徽、钦二宗,金哀宗。”</p>
李瑕放下了望筒,道: “风雪太大,什么都看不清,回帐中看地图吧。”</p>
他与以前有了变化,不再想着亲自冲锋,有种越来越不在乎战场的感觉。</p>
其实不是不在乎,只是更从容冷静了些。</p>
一顶临时搭建好的帐篷中,地图是摆好的,李瑕一进来便拿起兵棋大概摆了一下。</p>
“我们有五万人至于元军出城的兵力,探马暂时还没回来,可以先做个推测。”</p>
张柔也拿起一枚摆了,道: “这是金中都城中出来的三万骑,陛下须小心他们绕到我们后方。”</p>
陆秀夫则是推了推地图上一枚属于唐军的兵棋往这边推了推,道: “张元帅应该在赶来的路上了。”</p>
“至少能肯定在张弘道抵达之前元军兵力在我们两倍以上,忽必烈一定会求速胜。”</p>
“我们可以先守,不让元军速胜... “</p>
忽听得远处战鼓声起,接着便是蒙古战歌声隐隐传来。其后探马赶回帐中禀报,听得阵前情况,连李瑕都有些诧异。</p>
忽必烈竟是一上来就要亲自率中军进攻。</p>
而在贺兰山之战时他还没有这样的魄力与决心,这次却是背水一战了。</p>
必/应 搜。:。择 日,网*\全*\网,最 快。</p>
看《终宋》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到进行查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