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顾清菱都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填饱天下人的肚子,解决好老百姓的饭碗问题,就是扬名立万,名留青史。赟
刹时间,天下投向农学院的目光变多了。
“秦兄,你在干嘛?”
一个衣衫洗得发白的年轻人抬起了头,他道:“我在看报纸,崇亲王妃志在让天下人吃饱饭,我想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跟科举做官相比,这件事情更重要!”
好友轻轻笑了起来,说道:“我也是,那我们一起。”
“好,我们一起。”
……
另一边,墨家巨子的孙子墨云才刚刚通过考核,进入匠人工坊。原以为自己一进来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做出一番成绩,叫背后的崇亲王妃震惊。赟
结果他这边还没开始行动,他就先被崇亲王妃给惊到了——她竟然为诸子百家中最不起眼的农家建立了一个学院?!
她怎么想的?
先秦时间就藏起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农家就这样被她翻了出来,正大光明地放在了天下人的眼中?
她就不敢上面怪罪?
但顾清菱就是敢。
人家不仅敢了,还正大光明地创建了一个农学院,任农家巨子范鄂为院长。
虽然农家巨子范鄂只是书香院一个分院的院长,但书香院独立于书香院,只要大方向没问题,日常事务拥有极强的自主权。赟
这个自主权,是认真的吗?
墨云的心头变得火热起来。
如果,他是说如果,如果人了像崇亲王妃展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她是否也愿意为墨家创建一个单独的学院?
墨云将这事写在了寄回家中的信里。
墨家巨子将这封信和书香院的报纸一起放到了墨家众位长老面前,说道:“你们都看过了吧?看了以后,有何感想?”
“这……”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做为诸子百家之一,曾经最风光的学派之一,大长老怎么不想重新回到阳光下,重现往日辉煌?赟
可是……
大长老说道,“巨子,我们是墨家。墨家的情况跟农家不同,你也看到了,人家崇亲王妃亲自为农家站的台。民以食为天,天下以农为基础,农民的重要性,还要讲吗?士农工商,农可排在我们前头,人家重视也正常……”
可工不一样,工排在后头。
稍微不那一个点,匠还会跟下九流一处。
“农家这回是奔出头了。”二长老叹着气,“虽然不清楚后面怎么样,但他做了院长,开设农科,那不用讲,即使有一天他们这一代不在了,农家也会被天下人认可。就算不能和儒家平分秋色,那也是风声水起,不像我们。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