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1章 各有手段
张臶闻言面带思虑之色,然后摸了摸茶杯,抬头看向淳于琼,示意淳于琼将话说的明白一些,是要什么表文,以及什么内容。
“刘太尉踏玉阶了。”淳于琼低眉颔首,一点酒场的嚣张都没有了,“所以现在袁氏这边需要一份表文。”
“你来太常这边找这种东西?”张臶吐了口气说道,“老袁家没有准备吗?这种东西都没有备着吗?”
“来得急,未曾想会是今日,落于东欧。”淳于琼一副装死的样子,“所以特来太常这边求取一份。”
“我这边入档的这些东西是不可能给你的,这是赵太常,孔太常留下来的,我无法取用,但我知道袁家在长安是有这个东西的。”张臶带着回忆说道,“起码在我的印象之中,袁老太公还在的时候,他和赵太常进行过这一方面的交流,你们袁氏肯定是有的。”
淳于琼闻言一愣,袁氏自己有写好的劝进表,那就再好不过了,至于说张臶骗自己这种话,老实说没啥意义,骗了又能如何,没有不还是没有,反倒还得罪了淳于琼,乃至于整个袁家。
“多谢张哥。”淳于琼抱拳一礼,然后端起还有些烫的茶水,一口饮尽,连茶叶也一起嚼了,而后再次对张臶一礼道,“今日袁氏还有要事,我就不在这里多呆了,待后日,我在满香楼设宴。”
张臶也清楚袁家这个时候应该是急了,毕竟刘备踏玉阶这个行为,如果其他人都没有动静,都是在默默地等结果也就这么一回事了,结果就这么一会儿,孙策和周瑜已经拿着劝进表去昭阳殿了,那和孙策、周瑜一个级别的那些家伙怎么办?
这种事情谁敢装死啊!
“那我也就不久留老弟了。”张臶笑了笑,起身送了几步,待淳于琼出门之后,就又退了回来。
“太常,我们现在要不要也跟上?”太常少卿出去洗了洗脑子,了解了一下形势之后,将自己脑中的清水沥干了两下,意识到自己什么地方出问题之后,又跑回来了对着张臶建议道。
“我们不行,我们现在去做的话,就有些太急了,我们需要等陈侯给暗示,才行,现在江东、袁氏这些他们去昭阳殿也只是表态,带着劝进表,也不是给晋王看的,而是给陈侯看的,好让陈侯给他们开个好价格。”张臶对于整件事近乎是洞若烛火,这人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那我们需要在公主殿下那边准备一下吗?”太常少卿小心翼翼的询问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上一轮失分了,现在不得不行一些激进的手段以保证自己的忠心。
“去做你的事情就好了。”张臶摆了摆手,示意太常少卿该干什么去干什么就是了,现在这个情况,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已经算是明了了,但在张臶看来还缺少一些拼图。
以张臶这么多年跟着赵岐、孔融等人当太常少卿的经验来看,今天发生的这件事,虽说看着很合理,也很顺畅,但就算真正要发动,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行,而且张臶多少有些觉得,这事缺了点什么。
另一边,淳于琼已经来到了袁家在长安这边的宅邸,也就是以前那个高炉所在的地儿,就像李优当年所说的,我们只是收走危害国家安全的东西,你们在长安的这个超贵宅子,等回头是会还给你们的。
当年袁家三老气的就快暴毙了,后面高炉爆了之后,李优还真将地皮还给了袁家,虽说这种行为对于袁家剩下的二老来说,还不如不还,最起码不用睹物思人啊!
“你说什么?”袁陶大吃一惊,然后一边引淳于琼入内,一边通知自家的人手去探查,等袁随带着淳于琼入了存旧物的宅院,袁家的人手已经带回来了准确的消息,甚至已经确定孙策和周瑜两人在宫娥的引导下进入了昭阳殿,袁陶整个人都有些懵。
“现在这个消息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当代太常说过,早在几年前袁老太公就有写过劝进表,只是没有和老太常一起发动罢了,现在我们需要找到那份东西。”淳于琼摆了摆手,对于孙策和周瑜的消息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早一步晚一步不重要,有没有才是真正的问题。
“大兄写过劝进表?让我想想。”袁陶低头回忆,这种东西就算秘而不宣,对于弟兄而言,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印象,然后很快袁陶就想到了在袁达无疾而终之前,给他和袁随交代的某些封存的东西。
“可能在这边,跟我来,大兄在那年冬季去世前,给我们交代了几个盒子,说是他年袁家若是突然出现意外,这些盒子说不定能救袁家一命。”袁陶带着淳于琼穿堂过户,很快就到了后院一个清幽的小院,“这个是后来搬迁过来的,大兄那些遗留物,除了文字载体在那边,其他的都在这边,盒子的话,我找找。”
很快袁陶就在书架上找到了那几个盒子,因为都带着锁子,又有袁达的交代,两人都没打开,而现在,袁陶找了找钥匙,逐一将之打开。
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一个悔过书,全篇都是在承认袁家的错误,引经据典的恳求原谅,袁陶看的颇为尴尬,觉得自己怎么以前没发现,大兄居然有这么狗腿的一面。
第二个盒子则是对于陈曦的信,信中在阐述他们袁家这么多年的苦劳,以及靠着自己长者的身份恳求陈曦放过自家一马,最起码放过袁家的某一脉,就算真的罪大恶极,也请看在过去的功劳苦劳上,留下部分的后裔,请勿赶尽杀绝什么的。
袁陶看着这个时候,隐约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东西,袁达在死前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后代进行筹算了,他无比清楚袁家的后代是什么样的,故而自然会担心袁家有一天会踏在陈曦的死穴上,引起陈曦的反击。
第三个盒子,则是张臶所说的劝进表,就文字的华丽程度而言,确实不如孔融三人所做的那个,但用情至深,句句泣血,甚至到最后用的已经不是墨,而是血,将自身对于汉室,对于天下的忠诚全部融入到了笔墨之中,从某个角度讲,袁达无病而终,也与这最后的劝进表有关。
这东西袁达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差不多在元凤四年、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弄好了,但之后数年反复的修改和调整,到生命最后才算是彻底修改完毕,甚至到最后,袁达自己都很难分清自己写这封劝进表到底是为了袁家的家业,还是为了天下人,不过也只有怀揣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才能写出诚挚的内心,才能在笔触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
“大兄的绝笔,唉!”袁陶轻叹了一口气,将这份劝进表交给淳于琼,有些东西,是真是假,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感情,是完全能看出来的,就如这封劝进表,起码写这封表的人,是真心实意的。
大兄最后还是拜倒在了这盛世之下啊。袁陶轻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明白对方最后真实的想法,那不仅是为了给袁家谋一条活路,也是真的认同了刘备,这样也才能解释,袁达会说他不希望这个时候去死,会给陈子川添麻烦是什么意思!
那是真的希望各大世家别折腾了,跟在刘备和陈曦的麾下,去沿着两人的正义向前,开创出更为宏大的盛世!
“我和二哥这边就不去了,你和荀家那位去吧,我们两人去了说不定会说什么不好的话,毕竟有些时候,几十年的习惯控制不住,这种时候,少说少错。”袁陶带着几分轻叹,看着自家大兄死前留下来庇护自家的文章,也知道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别的不说,自己和袁随不去,而是远远的呆在长安城里面给刘备表现出自家的顺服,可能会更好一些,毕竟他们两个老东西,所经历的太多东西,有时候难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某种让人看了不舒服的神态。
所以还是不要让别人为难,交给荀谌和淳于琼去处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