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正文卷癸字卷第四百七十二节携手,共谋孙承宗抿嘴一笑,
叔享,就是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孙鼎相的字,他也就是孙居相之弟,这两年里一直低调隐忍,几无声息,孙鼎相在大军攻下南京之时他已经返回了京中,现在也不知道回来没有。
冯紫英若有所悟,微微颔首,若是这样,那就说得过去了,
孙承宗点头,
冯紫英知道孙承宗多半是和孙鼎相有比较深的交情,所以才会这般说,对孙鼎相的行踪也比较了解。
冯紫英看着孙承宗,
孙承宗乐了,
孙承宗看了一眼冯紫英
冯紫英讪笑着道:
孙鼎相是和京师都察院的人一起到的。
南京都察院的规模和京师都察院相比,相差甚远,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好歹也还有六七个御史,正因为小,而且这两年看起来不受重视,所以才会让孙鼎相不动声色间把整个南京都察院都变成了自己的地盘。
京师都察院来的是左副都御史杨涟带队,而孙鼎相则是代表南京都察院。
从身份上来说孙鼎相要高一级,他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南京都察院不设左都御史,所以他是实际上南京都察院的一把手,但南京都察院又没法和朝廷都察院比,杨涟这个左副都御史论实权可要比孙鼎相这个右都御史都要大得多。
而且杨涟虽然是湖广人,但是却和江南士人关系尤为密切,类似于李三才虽然是北人但对江南士人更亲善一样。
所以两人在路上便是龃不断。
在路上孙鼎相自然是居于下风,他只有一个人,但是等他回到南京,将南京都察院的御史们都叫来时,就具备了和杨涟带队的京城御史们一搏的资格了。
要说,都是御史孙鼎相理论上是正二品,但按照惯例南京官员都要默认相对于京师官员下降两级,只相当于正三品,而杨涟同样是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
不过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比起七部的侍郎又要略微弱一些,加上此番平定江南本身就是以兵部为主,在顾秉谦未到之前,这江南之事的处理意见,还是得以孙承宗和冯紫英为尊,孙鼎相和杨涟都只能居于从属地位。
杨涟的性子也是相当火爆刚烈的,对于朝廷定下的方略,他没有意见,但是在具体操作上,
却是有他自己的看法,
孙鼎相轻哼一声,
孙鼎相所说也的确属实,只动这几家牵头的,但是其他涉及到的肯定就立即会做出反应,到时候再来抓瞎那就亏大了。
杨涟毫不示弱,
孙鼎相也不客气,
杨涟进一步道:
冯紫英终于接话了。
杨涟对冯紫英也没有多少好观感,但他也承认此人本事颇大,此番功劳极大,而且也要尊重对方兵部侍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