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正文卷癸字卷第四百五十七节海棠醉日,血染春山
贾雨村深知冯紫英越是这么说,越是所谋乃大,朝廷的胃口也越大。
之前他还觉得也许能从四大家身上挤出两三百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但听闻还要针对四大家牵连的家族时,他就知道此事难以善了了。
这么一大堆人被卷进去,而且朝廷分明做了充分准备,这么多人,没有五六百万银子怕是过不了关,甚至还不止。
叹了一口气,贾雨村也不好再深问了,冯紫英也有他自己的底线,朝廷律法在那里,也不允许随意泄露。
这一顿酒,先前兴高采烈,到后来却有些复杂难言了。
贾雨村细细品了品,自己并没有受多少影响,甚至还只有好处,只不过自己太过于谨小慎微了,还琢磨着不愿意见到有些事情发生进而引发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罢了。但既然有冯紫英在前面竖起了大纛,他又有什么好怕的?
冯紫英想了一想,
「那李守中那边呢?「贾雨村再问,他也从朝中一些人脉得到了一些消息,这金陵城中亦有一些不赦之人。
比如伪朝礼部右侍郎李守中,也就是李纨之父就在其列,据说当时两朝对立的时候,李守中亲笔撰写的檄文是把叶方齐李四位骂了个,堪称,据说方从哲原本也和曹操一样患了头风,看了骂自己的檄文后,也是一身大汗,然后居然好了。
冯紫英一愣,搓了搓下颌,苦笑道:
贾雨村也是苦笑,这文人疯起来还真的不管不顾,他当初看了那篇檄文也就觉得太过火,他和李守中关系不一般,他到金陵之后,因为贾王两家关系,李守中当时虽然没有当在国子监当祭酒了,但也还帮自己牵线搭桥梳理人脉,出了不少力,所以还劝过对方不要这般尖刻,但李守中那时候意兴飞扬,还以为他能为此博一个新朝的礼部尚书呢,没有听自己的劝告。
结果就是李守中把自己置于没有退路的位置上了,现在果不其然,事败那就要清算你了,哪怕你只是奉写了一篇檄文而已。
贾雨村也叹了一口气。
冯紫英摇头,
听得冯紫英这么一说,贾雨村就知道只怕李守中这一大家子都是在劫难逃了,连胡家那等朝廷定了要处理的,冯紫英都还能半开玩笑对其牵扯到的家族打打擦边,网开一面,但是却不肯对李守中的事情表态,可见其中难处。
这一番酒宴也算是喝得尽兴,贾雨村便留冯紫英在府中歇息,自是去安排客房歇息。
安排好冯紫英后,贾雨村才回到前厅旁的厢房,早有人等在那里,正是那李纨之父李守中。
只见李守中脸色苍白眉目中还带着几分惴惴不安,见到贾雨村进来,立即起身:
贾雨村苦笑着摇头,示意李守中坐下:
李守中心中一沉,